2016隆冬时节,在沉沉的雾霾笼罩下,18时夜幕就早早降临了。老白干厂区内一片寂静,只有包二车间灯火通明,各式叉车在南北敞开的十个大门中穿梭往来,运送包装材料。警示灯交相闪烁、喇叭声此起彼伏。夜色更浓了,室外气温降至零下7度左右,送料人员戴上了厚厚的口罩、棉帽子,穿着绿军大衣,腿上还绑着护膝。这身装备,任凭你是火眼金睛也认不出是谁,姑且我们叫他们“大衣哥”。
和臃肿的“大衣哥”相比,生产一线的职工们却显得倍精神,合体的、浅色工装;统一白色的围裙、帽子、套袖,映衬出他们的整齐划一和训练有素。职工们以链条为中心分布两边,验酒、贴标、装箱,不紧不慢、不慌不忙。细看装箱人员动作:折好箱子——晃动一下——从链条上整理好6盒酒同时放入箱内——抖动箱子,关闭箱盖——一推,嗞啦一声响,打包完毕。成品酒箱棱角分明、胶带平整。这“一推”的动作无比潇洒。姑且称他们为“潇洒哥”。
看,那边走来几个穿深蓝色工装的人,还拎着工具包,那一定是维修人员,他们熟知手下各种机器设备的脾气性格,今天灌酒机要加机油了,明天打包机要换弹簧了,哪个压盖机的光电眼不准确了,他们都要提前做功课,一切围着一线生产转,看看下面的图片,组长评价甄丽广师傅已经“鞠躬尽瘁”了。甄师傅说“干活脏点、累点没关系,大忙时节,只要线上能尽快恢复生产,我们的辛苦就值了。”我们姑且称他们为“维修哥”。
组长是一个班组的领军人物,虽然不固定在一个岗位干活,但是所有岗位的活都要拿得起、放得下。要熟知每个岗位的操作规程、熟悉每个组员的性格、脾气。既要分配工作、掌控质量、还要监督卫生、调控生产。而华灯初上时,他们则转换为职工送爱心暖餐的运输兵。把公司发放的面包、火腿、鸡蛋、牛奶送到每一位员工手中。我们姑且叫他们“温暖哥”。
工段长对待成品和生产过程的检验可谓“严格、苛刻”,她们抽取一箱成品酒检验时,会随机在酒垛的任何位置选取。上部、中部、下部都有可能。而且在生产过程中,她们有可能停留在任意工序后面观察操作人员动作是否到位、规范。工作时间延长了,她们验酒的次数增加了,各项要求更严格了,姑且称她们为“严厉哥”。
对于节前超大生产任务的安排,压力最大的恐怕就是几位主任了。可主任掌控全局,为了解生产情况,每天在车间转的时间更长了;韩主任主抓产品质量,对工作更加认真、一丝不苟;周主任安排生产,各组换酒井井有条。姑且称他们为“老大哥”。
我们在“老大哥”的带领下,“哥们”之间紧密配合,战胜加班的疲惫,战胜重重雾霾,走出2016,迎来金鸡唱响的2017年。
2017,我们来了!